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25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大模型大会(CIPS & CLM 2025)于2025年10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大模型的推理、对齐与应用”专题论坛。论坛邀请到武汉大学彭敏教授、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骆卫华博士、天津大学熊德意教授、北京大学杨耀东助理教授作特邀报告。特邀报告结束后,西湖大学张岳教授主持Panel,与特邀报告嘉宾一起共议前沿议题。
论坛特邀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康研究员主持。四位嘉宾分别从知识推理、工业应用、学科交叉与安全对齐等不同维度,深入阐述了大模型发展的前沿方向与关键挑战。
武汉大学彭敏教授作了题为“面向垂域的复杂知识推理与决策”的特邀报告。报告系统探讨了在高专业垂直领域中实现复杂知识推理与智能决策的关键技术路径,重点介绍了三方面工作:构建覆盖复杂决策、多模态与多语言任务的领域评测基准,为垂直领域模型研发与评价提供基础;研发领域知识增强型大语言模型,强化多模态理解与深度语义解析能力;提出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复杂推理框架,实现异构知识统一建模、动态更新与可解释推理。

武汉大学彭敏教授作报告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骆卫华博士作了题为“从AIGC到AI Agent:工业级大模型应用的挑战与实践”的特邀报告。他指出,随着大模型能力的跃升,企业级智能服务正由单一AIGC形态向Agent化体系转变。面对复杂多样的业务场景与高标准的输出要求,工业应用需解决通用基准覆盖不足、领域数据分布差异显著、成本收益平衡等现实难题。骆博士分享了团队在模型架构优化、训练策略设计与数据构建方面的最新探索,并展望了大模型在企业级落地中的未来方向。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骆卫华博士作报告
天津大学熊德意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与计算政治学:结合范式与初步探索”的特邀报告。他指出,AI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计算政治学正成为人工智能与政治学深度交叉的新兴领域:一方面,大模型为政治学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研究方法,提升了科研效率;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价值伦理框架又为AI技术的负责任发展提供指导。

天津大学熊德意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杨耀东助理教授作了题为“欺骗性对齐内在机理及应对方法”的特邀报告。他系统分析了欺骗性对齐(Deceptive Alignment)现象的成因与风险:模型可能在具备自我表征与环境识别能力后,为实现潜在目标而隐藏真实意图,从而表面合规、实则偏离。杨教授从环境识别、策略性输出、动机驱动三要素出发,提出结合训练期对抗评测与运行期自监测机制的综合防御框架,为构建安全可控的大模型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大学杨耀东助理教授作报告
在特邀报告之后,进行了Panel研讨。Panel由西湖大学张岳教授主持,特邀报告嘉宾参与讨论。他们共同探讨了前沿议题,并积极回应了现场观众的问题。

专题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