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四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 (The 24th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CCL 2025) 将于2025年8月11日至1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承办单位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创办于1991年,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已成为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权威性最高、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术会议。作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的旗舰会议,CCL聚焦于中国境内各类语言的智能计算和信息处理,为研讨和传播计算语言学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提供了最广泛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学生研讨会报告将由南京大学黄书剑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伟翔博士主持,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秦成伟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张众博士、字节跳动郑在翔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窦士涵博士生、哈尔滨工业大学陈麒光博士生、浙江大学乔硕斐博士生作报告。

长按识别二维码注册会议
学生研讨会主持人

主持人:黄书剑
主持人单位:南京大学
个人介绍:
黄书剑,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大模型专家委员会委员、机器翻译和多语言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翻译、多语言大模型等。在ACL、AAAI、IJCAI、Neurips、EMNLP、NAACL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获EMNLP2024杰出论文奖、CCMT2019和CCMT2023最佳论文奖。2019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杰出服务奖,2020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奖-青年新锐奖,2022年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奖-青年创新奖。联合指导博士生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

主持人:赵伟翔
主持人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个人介绍:
赵伟翔,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SCIR)四年级直博生,导师为赵妍妍教授和秦兵教授,研究兴趣为大模型对齐,情感对话系统等,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入选ACL Oral&Panel。
秦成伟:大模型时代的科研路径选择与就业思考

讲者:秦成伟
讲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报告摘要:
随着大模型在各领域迅速发展,科研范式和人才需求也在悄然转变。作为刚毕业的科研人员,我将结合自身从博士到高校青年教师的经历,分享在大模型时代如何把握科研机会、选择研究方向,并在学术与产业之间做出职业决策的思考与体会。希望能为正在探索科研与职业发展的同学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个人介绍:
秦成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的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附属助理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秦成伟长期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大语言模型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大模型推理,智能体,多模态以及模型的高效学习,在ICLR, NeurIPS, ACL, EMNLP等国际顶级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根据谷歌学术统计被引2200余次。其研究成果获得广泛认可,曾获得EMNLP 2024杰出论文奖及ACL 2023领域主席奖等荣誉。
张众:大模型研究起步与个人发展心得分享

讲者:张众
讲者单位:清华大学
报告摘要:
近年来,大模型技术飞速发展,不仅重塑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范式,也改变了青年学者的成长路径。本报告将结合本人在大模型研究初期的实践经验,分享在从“入门者”到“研究参与者”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与阶段性收获,尤其是在研究选题、资源协调、能力积累、协作模式等方面的思考与反思。希望通过本次分享,帮助更多同学在大模型浪潮中找准方向和提供一些参考。
个人介绍:
张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刘知远副教授,入选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主持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近年来在ICLR、ACL、EMNLP等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和期刊的程序委员或审稿人。
郑在翔:LLM, GenAI and AI for Science

讲者:郑在翔
讲者单位:字节跳动
报告摘要:
大语言模型与生成式 AI 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逐步成为催化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生成式 AI 也开始加速走向结构生物学、蛋白质设计等复杂科学问题,推动 “AI for Science” 成为前沿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我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大规模生成式建模在语言理解、翻译与文本生成上的应用。也因此,这些技术与科学问题的联系与结合激发了我对 AI for Science 的兴趣。本次分享我将介绍我在字节跳动做的一些 AI for Science 上探索,围绕 LLM、扩散模型与偏好优化,构建多模态生成式蛋白基础模型,助力蛋白质的建模、理解与功能设计。
个人介绍:
郑在翔,字节跳动 ByteDance Seed 高级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组,期间为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涵盖大规模生成式 AI 及其在 NLP 与AI for Science 的应用,近期专注于多模态蛋白质生成建模与功能设计。在 ICML、NeurIPS、ICLR、ACL等国际顶级会议发表论文 20 余篇,担任 NeurIPS、ACL、EMNLP、NAACL 等会议领域主席,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参与或指导的工作获 ACL 2021、INLG 2022 最佳论文奖,并作为主要贡献者以非自回归系统获得 WMT 2021德英翻译第一名。
窦士涵:大模型时代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用科研

讲者:窦士涵
讲者单位:复旦大学
报告摘要:
在大模型时代,科研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工业界凭借强大的现金流、数据和算力优势,逐渐在大模型相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资源分布不均的背景下,学术界该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科研工作。本报告将结合讲者在企业与高校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探讨如何在不同的资源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意义的研究。同时,报告还将讨论在大模型时代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科研方向、什么是更有影响力,对社会更有用的科研。
个人介绍:
窦士涵,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桂韬副研究员、张奇教授和黄萱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语言模型的后训练,重点关注如何利用强化学习提升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并实现与人类对齐。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谷歌学术被引用2500余次,研究成果曾获得 NeurIPS 2023 Workshop 最佳论文奖。
陈麒光:科研绘图经验分享

讲者:陈麒光
讲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摘要:
随着科研领域日益依赖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科研人员如何有效地进行绘图已成为提升科研成果表达的重要环节。本报告聚焦科研绘图实践,分享如何通过图表和图像清晰有效地展示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常用绘图工具、设计原则及不同研究场景下的图形选择,并探讨绘图与论文写作的融合,希望助力提升科研表达与影响力。
个人介绍:
陈麒光,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交互机器人研究中心(SCIR)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为车万翔教授和覃立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模型复杂推理。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eurIPS、ACL、AAAI等国际会议中发表论文1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800余次。研究成果曾入选EMNLP MMNLU2022 workshop最佳论文、NeurIPS Oral、ACL Oral等。
乔硕斐:浅谈大模型时代下如何做有特色的科研:以大模型智能体为例

讲者:乔硕斐
讲者单位:浙江大学
报告摘要:
大模型时代下自然语言处理的前沿研究领域逐渐收窄,如何在大量类似的论文中找到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是关键。本次分享者以日下火热的大模型智能体方向为例,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浅谈大模型时代下如何做有特色的科研。
个人介绍:
乔硕斐,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华钧和张宁豫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及聚焦知识增强的大模型智能体研究和应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CLR、NeurIPS、ACL、NAACL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
CCL 2025组委会
大会主席:
孙茂松(清华大学)
段培永(齐鲁工业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
刘知远(清华大学)
徐睿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孙薇薇(剑桥大学)
本地组织主席:
吴晓明(齐鲁工业大学)
鹿文鹏(齐鲁工业大学)
张维玉(齐鲁工业大学)
评测主席:
林鸿飞(大连理工大学)
谭红叶(山西大学)
李斌(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主席:
陈玉博(中科院自动化所)
田植良(国防科技大学)
刘正皓(东北大学)
前沿动态主席:
肖桐(东北大学)
冯骁骋(哈尔滨工业大学)
讲习班主席:
徐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旭(人民大学)
赞助主席:
刘康(中科院自动化所)
韩先培(中科院软件所)
论坛主席:
户保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林洲汉(上海交通大学)
热点论文主席:
林鸿宇(中科院软件所)
张倬胜(上海交通大学)
雷文强(四川大学)
宣传主席:
李鹏(清华大学)
辛欣(北京理工大学)
Web主席:
左家莉(江西师范大学)
司加胜(齐鲁工业大学)
系统展示主席:
苏劲松(厦门大学)
飞龙(内蒙古大学)
学生研讨会主席:
黄书剑(南京大学)
赵伟翔(哈尔滨工业大学)
财务主席:
王宇星(清华大学)
本地组织委员:
郑超群(齐鲁工业大学)
管红娇(齐鲁工业大学)
赵龙(齐鲁工业大学)
任晓强(齐鲁工业大学)
韩晓晖(齐鲁工业大学)
赵志刚(齐鲁工业大学)
乔新晓(齐鲁工业大学)
董祥军(齐鲁工业大学)
计算语言学专委会执委会
主任:
刘洋(清华大学)
副主任:
车万翔(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岳(西湖大学)
刘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秘书长:
车万翔(哈尔滨工业大学)
执委:
冯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邱锡鹏(复旦大学)
韩先培(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大会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承办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会议网站:http://cips-cl.org/static/CCL2025/index.html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1日-14日
会议地点: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北路8号
会议邮箱:nlp@qlu.edu.cn